《春秋繁露》曰:天有十端:天为一端,地为一端;阳为一端,阴为一端;水为一端,土为一端;人为一端,金为一端;木为一端,火为一端。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喜气故生,秋怒气故杀,夏乐气故养,冬哀气故藏,四者,天人同有之。
《春秋内事》曰:天有十二分,日月之所躔也。
《春秋元命苞》曰:天不足西北,阳极于九,故周天九九八十一万里。
《孝经援神契》曰:周天七衡六间,相去一万九千八百三十三里三分里之一,合十一万九千里。从内衡以至中衡,从中衡以至外衡,各五万九千五百里。
《史记》曰:叔虞母梦天谓武王曰:“今命汝生子,名虞,余与之唐。”及生子,有文在手,曰虞,遂因命之。
《汉书·东方朔答客难》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岂能考其文理哉?
又,汉惠帝二年,天眼开北,广十于丈。
《后汉书》曰:和熹邓皇后尝梦扪天,荡荡正青,有若钟乳状,乃仰嗽饮之。以讯诸占梦,言尧梦攀天而上,汤梦及天而舐之。斯皆圣王之前占,吉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