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地方志
地方志是记载一个地方各方面情况及事件的史志,又简称方志。方志属于史学范畴,是我国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方志很早便已经产生,《尚书·禹贡》以及《山海经》都可算作早期的方志。汉代之后,各类方志名目繁多,除官方方志外,还存在不少私人写的方志。按地域大小划分,有记述全国各地的全国性方志,如《大明统一志》,各省又有一省方志,一州则有一州方志,一般最小的则为一县方志。方志记录的范畴相当广泛,包括了一个地方天文、地理、经济、政治、文化、教育、风俗、灾异、人物等各方面的内容,因此被称作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它具有经济、史学、民俗等多方面的史学价值,是珍贵而又丰富的学术研究资料。自元代后,许多山川、江湖、庙观也都各自记录有专志,如《灵隐寺志》、《青城山志》、《都江堰志》等,更体现了我国良好的史记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