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3月20日大师去世前两天,香港文汇报用整版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石油功臣一一黄汲清的文章。该文开头的一段话这样说:洋人曾断言中国贫油。然而1959年,冒出了个大庆油田。接着,大港油田、胜利油田、任丘油田、长庆油田、四川盆地的天然气田等等竞相问世,全面开花。在中国了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钻井平台座座耸立,黑色金子滚滚涌流。
贫油论不攻自破。在这场石油工业翻身仗中,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今年91岁高龄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名誉院长黄汲清院士,是位特等功臣……人们一定还记得,1957年,黄汲清展示出一幅中国含油气远景分区图\他分别在图上的松辽平原、华北平原、鄂尔多斯、四川盆地、江汉盆地、塔里木盆地等处画了几个圈,论断:应该在这些地方找油。话音刚落,从第二年起,便捷报频传……
该文的作者称黄汲清有一对火眼金睛,能看穿几千米地底下的情况,能辨别几十亿年的地层变化。当助手把这份报道拿到病榻前捧给他看时,大师淡淡一笑,说:我这个人哪,第一不迷信,第二不固守,第三靠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