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是,此诗曾引发过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这得从苏轼说起。他称“此诗有奇趣”,当是针对“烟销”以下两句而言的,但他认为,末两句“虽不必亦可”。这就引出了保留和删却此二句的针锋相对的争议。服膺苏轼者竟然在其选本中,删去后二句,将此诗归入七绝。这种做法,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不允许的。但由此却反映出了“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这两句诗在人们心中的分量。这很像是天生的好句,读了它心中的块垒可以得到化解,灵魂也可以得到净化。仿佛天地间有这两句诗就够了,别的都成了多余的东西了。
鉴于“欸乃”二字的发音旧读与新声完全不同,这就必须作出交代和抉择。看来可以参照这样的原则,既然“百色”不再读“帛色”而读“白色”,那么今后“欸乃”就依新声读作“霭乃”如何?
诗乐谐声·大珠小珠落玉盘 听弹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