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原著是一位女性突破男权主义围困的作品,电影则除了反抗宋守备的强暴以外,小月桂没有主见一直都是依附男性的形象,例如她被舅母虐待的鞭痕和帮常力雄挡枪的伤痕,都表明他与常力雄的相处模式类似恋父情结,承受父亲的规训,更气人的改编是完全删除了小月桂产子重回上海卖唱打拼的艰难岁月,直接过渡到被黄佩玉包养,变成只会展示身体、躲在男.
台词基本是假大空造句百科全书,琼瑶式对白出自一群黑帮枭雄、军备大佬.
无论主角或对手都毫无智力,像刘守备这个敢在租借洋人眼底下随意抓人的狂妄角色,充其量就是城管打砸,所有人爱恨情仇似头脑发热,突然就讲起了情和义.
美术也充斥着奇怪的杂糅审美,满清盔甲、西装墨镜和似短打又似裙裤的马仔着装混淆在一块.
冲突斗争之密集却叙事松散逻辑混乱,各环节一无是处没法加分.
勉强及格.
短短96分钟,却容纳了一对恋人勾搭成奸(误)、孤岛蜜月(这段拍的让我想起三岛由纪夫的《长津湖之水门桥》)、奉子成婚、一拍两散的完整过程,但即便这样还是觉得有拖戏的感觉,这是一出本性难移加阶级局限造成的爱情悲剧,如果说博格曼每部片子都是在讲“某某不存在”的话,这部的主题可归结为“爱情童话不存在”.
全片还是有些亮点,一是时年21岁的安德森全裸出镜,身材饱满可观,而且演出了角色单纯的放荡、热情、不计后果.
二是博格曼对细节的把握老实厉害,那些水果店的布局,那些明暗交错互相吞噬的云的空镜,那些戏剧化但又不着痕迹的布光(火车上那场戏虽然是棚拍但是光的移动照顾的真好),再加上一入镜就活在状态里的演员们,博格曼在这一阶段已是第一流的调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