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作上来说,没有特别独特出彩之处,人物塑造很类似伊朗电影里个人原则与道德扼守与社会规则与问题的冲突造成的两难困境,主角总是先天被赋予了道德与诚信的制高点的. 同时视听语言完全欧化,尤其后摇配乐之不接地气几乎到了浮夸的程度.
不过影片仅是基于黎巴嫩历史与现状的背景科普,展示纷繁复杂的各派政治图景就已经很具有观赏价值,而其反暴力与和解的主题也是对中东问题很冷静用心的反思.
解决暴力冲突问题首先在于仇恨不可扩大化,而法律的存在就是为了保证惩罚的理性限度,人类不能永远只哭诉自己的无辜,而去轻易漠视他人的生命,尤其在拥有权力与武装时,己方正义敌方邪恶的二分法实际就是永远停滞了在中世纪的丛林法则里.
非暴力的社会必须以主动和解才能开启并长久延续,避不开政治裹挟的男主主动做出了和解姿态的第一步给予了希望的开始
故事与拍法上的气氛营造颇有希区柯克的元素,估计老希来拍差异也不会太大.
此片最大的特色倒是在于大部分段落都是实景拍摄,这在早期特艺彩色片里殊为难得,且实际效果也很不错,大量的实地近景把尼亚加拉大瀑布拍的非常壮阔,作为风景宣传片也是相当饱眼福的,在始终弥漫的瀑布音效下,夜景与旅馆内景的空间延伸感也很做的很好,音乐钟楼谋杀梦露一场的机位与色彩设计的风格效果也很强烈.
梦露可以说就是为彩色电影而生的明星,她与特艺彩色可以说是互相成就了对方的传奇,怪不得能启发沃霍尔经典的梦露符号复制的色彩变换法.
而从这部她担纲主演的最早期作品就可以感受到她其实并不是没有表演潜力,而是其性感的外表过于耀眼,以至于制片方为了优先考虑高额商业利润而总是要尽量榨取她的形象价值,连洗澡也要红唇,压缩了可以让她发挥表演的情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