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读过王朔的小说,所以在文本上没法做更多的探讨,单说观影本身. 如果是在大学期间看,可能还觉得这片挺酷的,演的挺狠的,会有些观感上的震撼,但一定也有些东西看不明白,稀里糊涂的觉得挺牛逼. 还好是现在看了,反过头来想,这什么都不是,不是爱,也不是恨,更不酷,都是矫情、造作和自以为是,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这些东西确实或多或少的出现在男女情感中,但真的不是爱,糟透了,碰到了一定要终止、远离. 在表演上,别人不说了,廖凡用的方法是先锋戏剧的方法,实在是用力过猛了,所以显得角色更空,总莫名的爆发和整事,以为最后能怎样,最后还是平庸. 打斗拍的太烂,男的抽女的都是拳拳到肉,俩男的打反而跟滚床单一样,用远景带过去,我就知道迫害女生、裸露做爱纯是导演的恶趣味. 对北野武、王家卫的模仿,后期音效的制作,有点野生的感觉. 只有看过《堡垒》的观众才会明白《堡垒》为什么彻底背离了陈果的初衷. 理想与现实将灵与肉不多不少刚刚好切分成了两等份,这也是为什么中途会有同时观看两部电影的体验. 事实上,它深藏不露的内核已经暗示了人们要把这部“果”中之王一劈为二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