冗余的对白和镜头至少应砍掉一半,想要情感深沉绵延悠长的诗意效果,对节奏感的要求其实更高,控制不好就是节拍混乱的拖沓,拖泥带水的情绪泛滥. 影片开头场景不厌其烦展现母亲和不同成长时期的儿子阅读父亲留下的书信,反而弄巧成拙营造出惊悚的氛围——丈夫在病故前写下大量书信是为了死后依旧能掌控妻子的感情和人生,我还以为这是一部鬼片.
儿子上大学离开家,妻子孤单一人坐在饭桌前,拿起挂在椅子上丈夫生前穿过的外套,嗅闻衣服上的气味——儿子还未出生丈夫就死了,外套在椅子上一挂就是十几年?衣服的气味犹如亡灵,始终未曾消散,我共情不到妻子的深情,只觉得压抑惊悚.
影片女主比较有灵气,表演加分,男主少男的阳光和纯情感也足够,表演却让人着急.
结尾为强化主题,把女主写死了,儿子开始给亡故女友写情书,造作的创作只有主题,没有人物
去年上映时看了一小半,当时目测烂片,果断弃坑.
评价果然不好.
后来陆陆续续在找电影时找出来看过几次.
刚才完整看完了一遍,看烂片有些时候是个对自己的历练,最起码知道差在哪儿,这是我明明知道烂片还看烂片的原因.
还没上映时就盼着,觉得冲着王千源就该看,东京国际电影节影帝还是有含金量的,没想到,呵呵.
破局还好点,这部直接就开始往杰烂片的节奏上带了.